□ 本报记者 刘俊清
通讯员 王振宏
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北平林场位于霍山东麓古县西北境内。 林场经营范围横跨古县北平、古阳两镇。林场境内海拔1300-2200米,属中、亚高山天然林区;气候温和干燥。总经营面积6905.7公顷,其中有林地面积5053.1公顷,森林蓄积量33.54万立方米,林分以混交林为主。林场现有在编职工41人,离退休19人,在职22人。近年来,林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资源保护为中心,紧紧围绕局党委的工作部署,大力发展种苗产业,以科技为龙头,积极发展后续产业,通过全场职工积极努力、奋力拼搏开创了林场工作的新局面。记者近日带您走进太岳林局北平林场。
森林资源保护
保护森林资源是林场工作的重心,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严格执行各项管护制度,层层签定责任状,分片包干,明确责任,落实措施,做到山有人看,林有人管。
强化巡山措施。严格执行GPS巡护制度,制定相应措施,保证巡护时间与巡护效果;加大督查力度,确保巡护到位。
加强值带班制度,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,保障信息畅通。做好值班汇报工作,并严格执行签到制度及巡护制度,并做好值班、巡山记录,特险期每日保持与当地防火指挥部进行联络。
联防联护,控制火源。与当地政府一道,充分发挥护林防火检查点的作用,在各个卡口进行值班、检查、登记,确保森林资源安全。
寸土必争,依法维权。安排专人参与当地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,深入实地,明确界限,调处纠纷。
近年来全场未发生一起重大盗伐、滥伐林木案件;未发生一起非法占用林地案件;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。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。
种苗发展产业
根据太岳林局种苗发展决定,北平林场积极鼓励职工育苗,采取多种方式,走市场化道路。近年来,培育油松裸根苗15万株,营养袋苗80万袋。定植流苏大苗5000株。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,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实现资源、人才、技术的有机结合,创造条件,使职工成为市场主体,引导职工参与市场竞争,加入社会经济循环。使林场搞活,为林区发展、职工致富寻求新路。
科技支撑领先
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利用资源优势,发展科技项目。
核桃楸低产林改造 。项目区分布有大量野生核桃楸混交残次林,面积有4000余亩,林分普遍存在老、残、次、稀、杂等现象。2009-2011年改造核桃楸低产林500亩,通过对核桃楸天然残次林进行适度除杂抚育以调整目的树种比例,以及修枝、截干复壮、高接换优等改造措施,培养核桃楸用材林和适度改造部分经济林,逐步形成了“生态坡、经济沟”。
流苏苗木繁育及桂花嫁接。通过培养流苏乡土绿化树种、培养流苏嫁接桂花,绿化景观树苗和盆景树苗等,5年后每年可销售桂花苗木3万株,收入60万元,效益可观。项目的实施,开辟了林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,培育了林区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,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。
林下资源开发
猪苓种植。属担子菌亚门、层菌纲、无隔担子菌亚纲、非褶菌目、多孔菌科、多孔菌属。猪苓含有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等。以菌核入药。有利水、渗湿等作用,近年发现其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。2010年种植2.5亩,2011年种植植3.5亩,每亩大概有650穴。林场将总结经验扩大规模,做大做强,创建优势特色产业,逐步发展推向社会。
精神文明建设
大力开展“森林文化建设年”系列活动,不断推进政风行风建设,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,注重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生活的提高,购置健身器材以及乒乓球、羽毛球等体育用品,积极参加局党委、局工会组织的各类活动,在去年的演讲比赛中,林场选手荣获三等奖。